第1131章 阶级决定态度,屁股决定脑袋_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31章 阶级决定态度,屁股决定脑袋

第(2/3)页

似乎微微勾起,促狭的声音像羽毛一样刮过耳边:“三傻子,肾功能衰退迹象很明显嘛?这才喝了几杯?”

“嗯?”我故意放慢脚步,侧头看她,“秘书长这是开始质疑我的核心能力了?”

晓阳轻轻把头靠向我肩膀,更压低了声音,带着一丝亲昵的暖意:“我是关心你的状态……主要是怕你这精力没处释放,憋成了无名火撒到工作上去。我嘛,也是出于维护东洪大局稳定的需要,出于组织的关心……”

我心里不由地回了一句“谢谢组织的‘特别关心’”,嘴上却不再多言,加快步子冲回院子直奔卫生间。一通放水之后,浑身轻松不少。走出来,看到晓阳站在院子里等我,双手插在大衣口袋里,正抬头看着点缀着几颗寒星的夜空。

“刚才看田嘉明对邢老爷子那殷勤劲儿,”我走到她身边,带着感慨,“这礼数,真是周到啊。”

晓阳收回目光,淡淡地瞥了我一眼:“三傻子,记住一句话:人的地位,是随着关系变化的。小孩子在院子里有地位,那是因为他爸的官帽;等儿子有出息当了大官,他老子就算在村里种地,那也是‘老太爷’。阶级决定态度啊。”

晓阳站在门口,月光勾勒出她清晰的侧脸轮廓,我拉着晓阳进了门,说道:“晓阳啊,今天这场饭局,我们原本以为邢大爷和满江部长是揣着事儿来的吧?结果人家从头到尾,除了邢大爷那句半截话被满江圆过去,正儿八经求人办事的话根本没有。”

晓阳微怔,回想了一下,确实如此。

晓阳笑着道道:“三傻子啊,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一开始的预设就是错的。人家就是来联络感情,或者说,是来看看形势、探探路子的。所以啊,以后更要记住:别人想找你帮忙,人家不把话挑明说出口,你就给我装傻充愣到底。真等他来求你,你再看情况帮一把,那是你雪中送炭,他得记着这份情。要是他没开口,你颠儿颠儿跑上去主动要帮忙?事情办成了,人家觉得是应该的,顶多嘴上说声谢;办得不合他意,心里还得埋怨你。原则问题上的忙,尤其如此,绝不能用别人的暗示来决定帮不帮,更不能由着我们的‘以为’来瞎掺和。”

熄灯之后,自是一阵温存……!

田嘉明把邢老爷子送回客房,确定老爷子倒头就睡,鼾声震天响之后,这才转身走向王满江住的房间。敲开门,王满江正泡脚看电视新闻。

“邢老安顿好了?”王满江赶忙抬了抬下巴招呼田嘉明坐。

田嘉明往小沙发上一靠,整个身体深深陷进去,长长地呼出一口气,疲惫中带着一丝放松:“睡了,进去就打上呼噜了。今晚是真没少喝。”

王满江用毛巾擦着脚,脸上露出一丝男人间常见的、心照不宣的笑意:“嗨,老头要是不睡,其实这招待所内部的小歌厅,点两个姑娘唱唱歌解解乏还是可以的。环境挺好,也安全。”

田嘉明脸色一正,摆手道:“打住啊!满江部长,这话可别再说了。您是不知道,咱们东洪县在扫黄打非这块是真下狠手!我刚上任不久就搞过一波大的!这种事,我最见不得。”

王满江讪讪地笑了笑,没再继续这个话题,转而切入正题:“行行行,当我没说。老田啊,我说实话,今天要不是邢老头亲自出面,就咱们几个,想让县长和晓阳秘书长一起出来吃顿饭,怕是不容易吧?”他把擦脚布放到一边,靠在椅子上。

田嘉明端起王满江给他倒的热茶,吹了吹热气,啜了一口,才摇摇头:“满江部长啊,这您可能有点小看朝阳县长了。我跟他打交道这段时间看,他对平安县的感情,那还是很深的。不然,”他放下茶杯,郑重其事地拍了拍自己的大腿,感慨道,“您知道东洪这地方财政啥情况吗?穷!跟咱们平安当年都没法比!可县长就敢批条子!”他伸出三个手指头,“解决了公安局老干部集资房拆迁安置的资金,三十万!下一步,还要再拨一百五十万,给局里更新车辆装备,改善基层所的办公条件!满江部长啊,您是老组织部长,当过多年领导,您最清楚,一个地方的一把手,手里要是没点钱,不能给下面的干部职工解决点实际困难,那队伍还怎么带?背地里得戳烂脊梁骨!我这个公安局长,别的不敢说,就想抓住县长这次支持的机会,把全局干部职工最头疼的住房问题和基层装备落后这两块硬骨头啃下来!让大家看到点奔头!”

这番话掷地有声,充满了想干事、能干事的劲头。王满江认真地听着,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和羡慕。平安县鼎盛时期,他当组织部长调配点经费没这么难,但到了东洪这穷地方,能这么快解决这么一大笔钱,确实需要魄力和能力。而且他敏锐地察觉到,田嘉明现在在东洪的地位,恐怕已经远超过他在平安县担任政法委副书记时了。毕竟,那时他并非书记县长甚至连自己这个组织部长都看不上眼的干部。

王满江顺着他的话头,也诉起自己的难处:“是啊,嘉明,你不容易。公安局的事情我这边是帮不上大忙了,主要是没这个职能。但我跟老邢、嘉文搞的这个建筑公司……”

田嘉明微微抬手,做了个向下压的动作,打断他,脸上露出一种“尽在掌握”的淡然笑意:“公司那点事……问题不大。”

这四个字让王满江心头一跳,他立刻追问:“哦?嘉明,你在县里人脉广,说话管用,以后啊,要多照顾啊……”

田嘉明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低了些,带着掌控感:“部长啊,放心吧,以后绝对不会有流氓去你们的工地……。”

王满江眼睛一亮,说了几句之后,王满江又道:“嘉明啊,我听孙汉说啊,你和周海英关系非常好?我记得以前跟周海英关系铁的是孙汉孙处啊?他们都是在建委系统共事多年的老关系了。”

田嘉明嘴角勾起一个更深的弧度:“部长,您记性真好!以前啊,的确是孙汉和周海英走得更近些。都是一个系统出来的嘛。但此一时彼一时嘛。朋友之间嘛,相处久了,这距离自然也会有远有近。现在嘛,我跟海英聊得更投机,很多事上能说得上话。”他点到即止,没再说下去,留足了想象空间。

王满江人老成精,自然不再深问,只是感叹了一句:“难怪看孙汉今天坐在那,话不多,插不上什么劲儿。他那城管处长的位置,说起来也算实权部门,但都是些繁琐事务,油水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上不去下不来的卡着,估计这日子也憋屈。久而久之,跟大家的关系……也就那样吧。”

两人又闲聊了一些其他县里的八卦和人事动态。墙上的挂钟指针悄然指向了十一点。田嘉明打了个哈欠,起身准备告辞,忽然又想起一件事,语气带着些感慨:“满江部长啊,有件事您听说了没?明天,就明天,钟毅书记就要去省上报到了。省政协副主席啊!这步棋,当初在平安县,甚至在东原市,估计都没几个人能料到吧?从一个县委书记直接上到市委书记,再杀入省政协当副主席……。”

王满江也感叹道:“钟毅同志,确实不简单。不光能力魄力有,我看这为人也正。前两天听人说,他不仅严惩了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儿子,还硬压着周海英把他那三百五十万都给退了回来!这份手腕和公心,不服不行。”

田嘉明却轻轻哼了一声,摇摇头,压低声音道:“老部长,您这话我得跟您捋一捋。周海英退了那三百五十万,没错,是钟书记压下来的结果。可您换个角度想想,如果坐在市委书记位置上的不是钟毅同志这样的,换一个……比方说嫉恶如仇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呢?这周海英会不会就不是退钱那么简单了?”他停顿了一下,像是在回忆什么,暗自感慨:“就像那晚在迎宾楼,看着那些领导觥筹交错,高谈阔论,满嘴都是关系、项目、资金……那滋味,有些圈子,不进去不行啊。”

他看向王满江,语气带上了一点推心置腹的意味:“部长啊,实话实说,我就是普通家庭出来的干部,没什么背景。一步步熬到今天,在平安县当政法委副书记,在东洪干这公安局长,体会是越来越深了。说来说去,两个字概括:圈子!”他伸出两根手指敲了敲沙发扶手,“你不加入圈子,想在这机关里往上走?难如登天!你自己单位的职务天花板,就是你人生的天花板啊!在乡里,能干到副乡长顶天了;在县里,干到副县长就是祖坟冒青烟!为啥?没人替你说话!没人给你开梯子!但你要是进了圈子,那就不一样了。圈子里的人,是你的人梯,是你的护城河!我田嘉明以前也是清高,觉得靠本事吃饭,不屑于搞这些团团伙伙,当然,那时候人家也未必看得上我这块料。”他自嘲地笑了笑,“可现在回过头看,傻!撞了南墙才知道疼。在体制内,不懂得靠近核心圈子,不懂得经营自己的人脉关系网,单打独斗?那是匹夫之勇,走不远啊。”

王满江做了一辈子组织工作,对田嘉明这番话深有感触。他叹了口气,脸上显出复杂的情绪:“哎……嘉明啊,你这番话听着是有点扎心窝子,但……是这么个理啊!翻翻古书,这叫朋党;瞧瞧民国,那是派系;到了现在,说白了就是山头!从我干了十几年组织部长的经验来看,这用人啊,‘亲’字当头,无可厚非!古话说‘举贤不避亲’,反过来也成立。一个领导,用人的时候不为‘亲’,那他下面能用谁?谁能为他真心实意去干事、去扛事?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今天我王满江要不是平安县的老组织部长,你老兄会巴巴地跑来和我喝这顿酒吗?朝阳和晓阳今天会给我们这些‘过气’老家伙这么大的面子?”他看着田嘉明坦诚的脸,话锋一转,脸上堆起更为真切的笑容,俯身从床边沙发扶手上挂着的黑色公文包里摸索了几下,掏出一个厚鼓鼓、信封边缘被撑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