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1132章 万政委语重心长,钟书记告别东原
第(2/3)页
吞没。他伸出手,在冰冷的空气里徒劳地抓了抓,只有刺骨的寒风从指缝间溜走。他知道,天气预报说的大雪,终究是要落下来的。
1992年1月28日是农历腊月廿四,北方的小年,清晨在东原市与邻市交界处公路旁,寒风裹挟着细密的雪花,在空旷的省道旁肆意飞舞。几辆黑色的皇冠轿车静静地停在路边,引擎盖和车顶已积了一层薄薄的白霜。市委书记钟毅、市长张庆合、市委副书记唐瑞林以及其他几位常委,算着时间都站在风雪中,目光投向省城方向,默默等待着。
钟毅紧了紧身上的呢子大衣领口,脸上带着惯常的沉稳微笑,对身旁的张庆合和王瑞凤说:“庆合、瑞凤,担子不轻啊。开完干部大会,紧接着就是市两会了。咱们东原这次两会,怕是全省最晚的了。”
张庆合点点头,呼出的白气瞬间消散在风中:“是啊,书记。前段日子调查组任务重,情况复杂,为了稳妥起见,才拖到现在。尘埃落定再开会,心里踏实。”
王瑞凤接口道,语气带着理解和决心:“情况特殊,晚点开总比仓促开、出问题强。现在联合调查组收尾了,正好开两会统一思想,布置新一年的工作。”
不远处,唐瑞林背着手,神态颇为自得。他瞥了一眼身旁的宣传部长白鸽和市委秘书长郭志远,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点拨的意味:“白部长,志远秘书长,新书记今天上任,有些工作要提前做在前面啊。”
白鸽和郭志远都看向他。唐瑞林继续说:“钟书记高升省政协副主席,这是好事。但咱们市委大院、包括下面各区县、市直单位的宣传栏、展板,上面那些钟书记的照片、讲话摘录,是不是该清理更新一下了?要体现对新班子的支持嘛,与时俱进很重要。”他目光扫过郭志远,“志远啊,市委大院内部这块,你牵头尽快落实。”
郭志远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微微颔首:“好的,唐书记。”他心中却是一阵翻腾。钟毅一走,他这个市委秘书长的位置顿时变得微妙起来。按照惯例,新书记通常都会带自己人上任。他暗自盘算着自己的出路,去政府系统?但市长张庆合位置稳固,副市长位置也已满员……一时竟有些茫然。
唐瑞林又转向白鸽:“白部长,全市的宣传口子,特别是新闻报道的口径、提法,也要注意调整,逐步适应新领导的新思路、新要求。宣传部门要增强政治敏锐性啊。”
白鸽眉头微蹙,有些不解:“唐书记,钟书记这是升任省领导,咱们是不是……没必要这么急吧?”
唐瑞林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弧度,语气带着点教导的味道:“白部长,此言差矣。伟正部长是省委组织部下来的,以前也在咱们东原当过组织部长,我了解他。干党务工作出身的人,最重细节、最讲规矩。我们提前想到、做到,这叫工作主动,也是对领导的尊重。鸿基秘书长在省委奉行的也是这一套,工作想在前面、说在前面,这才是高水平嘛。”
郭志远听着,目光依旧凝视着省道尽头,心中那份感慨更深了。官场沉浮,人走茶凉,有时凉得就是这么快。
就在这时,市公安局局长李尚武的声音传来:“钟书记,张市长,领导的车到了!”
只见一辆黑色的奥迪轿车冲破风雪,由远及近,稳稳地停在众人面前。王瑞凤快步上前,拉开了后座车门。
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曹立人穿着深色风衣,围着围巾,精神矍铄地走下车。他对面车门也随即打开,新任东原市委书记于伟正面带微笑,迈步下车。风雪瞬间扑打在他身上。
“立人部长!一路辛苦了!”钟毅热情地伸出手,与曹立人紧紧相握。
“钟毅同志,庆合同志,瑞凤同志,你们太客气了,怎么又迎到交界处了?”曹立人声音洪亮,带着笑意。
钟毅笑道:“立人部长,这次不一样!我们是隆重欢迎伟正同志重返东原,担起这副重担啊!”
曹立人看向身旁的于伟正:“伟正,故地重游,感觉如何?”
于伟正看着熟悉又略显陌生的风雪东原,感慨道:“立人部长啊,真是‘半载长安客意寒,一鞭归兴旧家山’啊!我是东原人,对东原这片土地和这里的干部群众,感情很深!”
钟毅接口道,语气真诚:“‘他乡纵有当头月,不及故乡一盏灯啊’。伟正同志,东原的父老乡亲都盼着你回来,带领大家干出新成绩!”
众人简单寒暄后,车队再次启程,驶向东原市区。
市委礼堂内庄严肃穆,主席台上方悬挂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的红色横幅。台下座无虚席,全市县处级以上干部全部到场,安静地等待着会议开始。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气氛,既有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期待与忐忑。
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曹立人,省政协党组成员、原市委书记钟毅,新任市委书记于伟正,市长张庆合依次在主席台就座。张庆合面前的话筒已经打开,他扫视全场,声音沉稳:
“同志们,现在开会。今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宣布省委关于东原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职务调整的决定。出席今天会议的领导有: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曹立人同志,省政协党组成员钟毅同志,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于伟正同志,参加会议的有东原市老同志和老领导,各区县和市直各单位、各部门,市属高等院校、企业负责同志……下面,请立人部长宣读省委文件。”
曹立人调整了一下话筒高度,取出一份红头文件。他的声音透过音响传遍礼堂的每个角落:“经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钟毅同志不再担任中共东原市委委员、常委、书记职务;于伟正同志任中共东原市委委员、常委、书记……”
文件宣读完毕,张庆合接着说:“下面,请钟毅同志讲话。”
钟毅站起身,先向台下深深鞠了一躬,又转身与曹立人、于伟正郑重握手。相机闪光灯亮成一片,记录下这个时刻。
他回到座位,没有拿讲稿,目光缓缓扫过全场。“同志们,时间过得真快。”他的声音平和却清晰,“在东原工作的这几年,与大家共同奋斗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首先,我坚决拥护省委决定,衷心感谢省委的信任和同志们的支持。同时,热烈欢迎伟正同志回东原主持工作!”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本来准备了讲稿,今天就不念了,和大家说说心里话。我们这代人,经历了革命与建设的风风雨雨,亲眼见证了东原的变迁,国家的巨变。记得我刚到东原时,全市没有一条像样的公路,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很苦……。”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没有等靠要,而是带领全市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钟毅的声音渐渐提高,“我们硬是靠着自己的双手,在全市利用三年时间,修建了二千三百五十二公里的高标准公路,实现了县县通油路、乡乡通公路。我们白手起家创办了东原工业园区,引进了一批优质企业,为东原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台下鸦雀无声,许多干部的眼眶已经开始湿润。这些往事,他们都是亲历者,此刻听钟毅娓娓道来,仿佛又回到了那些艰苦创业的岁月。
“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是什么?”钟毅环视全场,“靠的是改革开放的政策指引,靠的是省委的坚强领导,靠的是全市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我们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东原的发展,一直伴随着各种矛盾和挑战。”钟毅的语气变得深沉,“这些矛盾和挑战,困扰着我们,也磨砺着我们,更推动着我们不断向前。说到底,许多问题根源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调整。同志们,道路是曲折的,但前途是光明的!大家最近都看了报纸,听了广播,……南巡讲话的精神,科学地回答了困扰我们的根本问题,明确了方向,坚定了信心……”
“关于过去的工作,讲了很多,今天不再重复。感谢同志们这些年对我的包容、理解和支持。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在什么岗位,我将一如既往地关心东原的发展,支持东原的工作!”钟毅的讲话简短而克制,说完向台下再次点头致意。
张庆合接着主持:“下面,请市委书记于伟正同志讲话。”
于伟正打开话筒,声音清晰有力:“同志们!我坚决拥护省委决定,衷心感谢省委的信任!同时,请允许我代表东原市四套班子和全市人民,向钟毅同志为东原发展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他转向钟毅,语气诚恳而深沉:“钟毅同志在东原工作期间,是东原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其复杂的特殊时期。三年多来,钟毅同志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锐意改革、攻坚克难,开创了东原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