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33章 于伟正开会定调,丁局长慌不择路_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 1133章 于伟正开会定调,丁局长慌不择路

第(2/3)页

。东原暴露出的这些问题,根源在于政治建设出现了偏差,理想信念发生了动摇。个别干部忘记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迷失了方向,把权力当成了谋私的工具。这是政治立场不坚定的集中体现。大家要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始终把讲政治摆在首位。什么是讲政治?就是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政治高度啊,深刻认识彻底肃清此案影响的重要性,确保东原各项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第二啊,标准要更严。在处理涉案人员、追缴涉案资产上,标准绝不能含糊,更不能降低。涉案金额巨大,影响极其恶劣,必须依法顶格处理,才能形成强大震慑嘛。金额本身固然重要,但更要看性质、看情节、看后果!像沈鹏这种,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性质极其恶劣,影响极端深远,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正法纪!对于丁刚同志的问题,同样要严格依据事实和党纪国法来考量。他是老政法了,职责边界在哪里应该很清楚。跨分管领域干预具体案件调查,本身就是政治站位不清、规矩意识淡漠的表现嘛,无论是否与自杀事件有直接因果,都必须严肃处理,该承担什么责任就承担什么责任,绝不能含糊。‘刑不上大夫’的思想要不得啊!只有标准严、处理硬,才能让心存侥幸者望而生畏,才能重塑东原干部队伍的形象。

第三,措施要更实。所有处理决定都要落到实处,经得起法律、历史和人民的检验。该移送司法的坚决移送,该执行刑罚的坚决执行,该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坚决执行到位。改革的成果需要巩固,社会稳定的局面需要维护。在这个关键时期,对违法乱纪行为的任何姑息迁就,都是对党和人民事业的不负责任,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破坏来之不易的局面。要有‘治乱世用重典’的决心和魄力,果断处置,绝不手软,确保处理结果真正起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

第四,节奏要更快。同志们,效率就是生命啊,拖沓就是纵容,宽容就是放纵,这个认识要准确。婆婆妈妈、犹豫不决只会贻误时机,甚至可能让问题发酵,产生新的隐患。现在已经腊月二十五了。我提个明确的时间要求:明天,腊月二十六,所有遗留问题的处理意见必须全部形成!腊月二十七、二十八是市‘两会’,时间紧任务重。腊月二十九,召开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汇报,研究形成最终决议,上报省委省政府!”说完之后,于伟正手指在桌子上扣了几下,郑重说道:“同志们啊,必须在农历新年之前,把这些问题彻底解决干净!决不允许把旧年的问题和包袱带到新年!新班子要有新气象,新年要有新开端!”

张叔点了点头,于伟正的声音沉稳有力,条理清晰,逻辑严密,既有理论高度,又直指问题核心,充分展现了新任一把手的决断力和掌控力。

他环视会场:“庆合同志、瑞凤同志、瑞林同志、淑清同志啊,你们还有什么补充意见?”张庆合、王瑞凤等人都表示没有补充,完全赞同于书记的意见。

“好,”于伟正合上笔记本,“既然认识统一,目标明确,那就抓紧落实。今天会议到此结束,散会!”

于伟正回到办公室。办公室的门牌上写着书记二字,这间办公室还保留着钟毅书记在时的格局。市委秘书长郭志远拿着笔记本和茶杯跟在后面。

“于书记,您看……办公室要不要重新装修一下?家具也有些旧了。”郭志远试探着问。

于伟正摆摆手,目光扫过略显陈旧的办公桌椅和书柜:“志远同志,钟毅同志坐过的办公室,难道我就坐不得了?我看条件很好,窗明几净,宽敞够用。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就不要再提了。”他走到宽大的办公桌后,目光落在靠墙书柜里码放整齐的书籍上,“钟书记留下的这些书,都给我留着。我也要好好补补课。”

郭志远连忙应道:“好的,书记。这些书都很有价值。”他注意到于伟正的目光停留在办公桌正对面墙上的一块特别干净的方形区域。

“于书记,那个位置……之前挂的是伟人画像。”郭志远解释道,“钟书记离开时,别的什么都没带走,就把那张像带走了。”

于伟正神情庄重地点点头:“钟毅同志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值得我们学习。”他顿了顿,看向郭志远,“志远同志,就一件事:去请一张新的伟人像,精心装裱好,挂回这个位置。”他指了指那处空白,“我们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离不开时刻的警醒和伟人思想的指引。市委领导干部的办公室,都要鲜明地把伟人像挂起来,饮水思源,不忘根本。”

郭志远心头一震,立刻应道:“明白,书记!市委办马上部署,通知全市党政机关,按照规定在显著位置悬挂伟人像!”

郭志远又提到住房安排:“书记,市委家属院目前没有合适的空房。我们考虑了两个方案:一是市委招待所内部最好的套房,二是军分区家属院那边有套小院,比较安静。您看……?”

于伟正略作思考:“安排在军分区家属院吧。招待所人来人往,不利于工作和休息。”他看到郭志远似乎还想建议装修,提前堵住话头:“志远同志,军分区的房子能住就行,千万不要搞什么特殊化装修,简单收拾干净即可。”他说着,坐到了钟毅留下的那把旧转椅上。椅子发出一阵轻微的“吱呀”声。

于伟正轻轻拍了拍扶手,笑道:“钟书记是够简朴的,这椅子年纪不小了。不过吱呀作响,影响思考。这样吧,你要做的工作就两件:第一,请回伟人像;第二,给我换把结实点、坐着不响的椅子。就这两样。”

“好的,书记,我马上落实。”郭志远点头记下,“那您下午有什么行程安排?”

于伟正沉吟片刻:“安排去一趟东洪县。不打招呼,直接过去。”

郭志远有些意外:“书记,您刚到任就去东洪,是对那边工作特别关注?”

于伟正表情严肃起来:“不能叫特别关注,是省委主要领导都反复批示过的地方,问题集中暴露,隐患不少,实在让人难以放心啊。一个县能把几座大桥都修成危桥,全省罕见!影响极其恶劣。我必须亲眼去看看,这个‘特殊’的县,现在到底是个什么状态,工作有没有起色。”他顿了一下,“中午吧,不要提前,中午通知一下东洪县政府李朝阳同志。”

市委秘书长郭志远刚走出于伟正书记办公室的门,就碰上了脚步匆匆的市委副书记唐瑞林。

“瑞林书记。”郭志远颔首致意。

唐瑞林脸上挂着惯常的微笑,声音温和:“志远啊,书记在吧?”

“在。”郭志远侧身让过。

唐瑞林点点头,径直走到书记办公室门前,轻轻敲了敲开着的门,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亲切笑容:“书记,忙着呢?我过来看看您,还习惯吧?”

于伟正刚挂断一个电话,抬头看到唐瑞林,也露出笑意,招了招手:“瑞林同志来了,正好,我还想着找你谈谈。坐吧。”

唐瑞林在办公桌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姿态放松而恭敬:“书记,您刚来,千头万绪,我能做什么,有什么指示您尽管吩咐。”

于伟正拿起桌上的茶杯,喝了一口水,说道:“谈不上指示啊。瑞林同志,马上两会就要召开了,政协那边的工作筹备得怎么样了?你是市政协党组书记,担子不轻啊。”

唐瑞林身子微微前倾,语气带着一种交接的意味:“书记您放心,政协会议的各项准备工作都已就绪。今天下午开始,各个县区的代表团就要陆续来市里报到了。只是……”他顿了顿,脸上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遗憾”,“两会一开,我这市委副书记的担子,按程序也就该正式卸下了。政协那边的工作,我会全力以赴,确保会议圆满成功。”

于伟正点点头,目光沉静地看着唐瑞林:“瑞林同志啊,政协的工作非常重要,是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本来可以看看代表,但下午我临时决定去趟东洪县看看。”

“去东洪?”唐瑞林脸上掠过一丝讶异,“书记,您这才到任第二天,是不是先熟悉一下市里的情况?东洪那边……情况复杂,牵扯精力太大。”

于伟正摆摆手,语气平和但带着决断:“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嘛。东洪的问题,省里主要领导多次批示,影响很大,我放心不下。常委会要讨论东洪的工作,总得亲眼看看实际情况才行。至于两会,”他看向唐瑞林,眼神带着信任,“你是老同志了,经验丰富,对市情熟悉。开幕式和闭幕式我到场,中间的议程就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