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4 章 罗明义点拨清仁,陈丽甄安排按摩_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64 章 罗明义点拨清仁,陈丽甄安排按摩

第(2/3)页

指示谈不上,”罗明义笑了笑,问道,“你那边和东洪县对接得怎么样了?卡拉OK场地的事情有眉目了吗?”

陈丽甄说道:“对接倒是挺顺利的,县里招商的同志态度很好。就是……”她顿了顿,语气有些为难,“就是城关镇的党委书记向建民,这个人有点不好说话。他是以前钟毅书记的秘书,还是现在市里李尚武局长的女婿,背景硬,很多工作我们不太好做。这人比较坚持原则,我上次托人给他送了点东西,他都没要。”

罗明义听了,不以为然地笑了笑:“不要是正常的嘛。像他这样有背景、又想走仕途的年轻干部,自然爱惜羽毛,不会轻易沾这些。但是啊,”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看透世事的调侃,“他还没看明白,这仕途上的事,风水轮流转,今天不知明天事,哪有真金白银来得实在可靠?算了,他不要就不要吧,反正有东洪县委书记丁洪涛在那边照应着,大局上应该出不了什么岔子。”

“嗯,我也是这么想的。”陈丽甄附和道,“有丁书记打招呼,下面的人总得给几分面子。”

“那就好。”罗明义说道,“等我一会儿再给丁洪涛打个电话,敲定一下细节。晚上我约了他,你也安排一下,找两个手法好的,年轻点的,组织一次活动。”

陈丽甄在电话那头似乎撇了撇嘴:“哎呀,又叫他?你不是说了嘛,东投集团一把手的位置,估计轮不到他。这个贾彬啊,又想享受按摩,还总跟我们的妹妹说什么要注意影响、要正规,真是有点又当又立的感觉。”

罗明义一笑说道:“小陈啊,这你就不懂了。搞政工工作的干部,很多都是这样,表面上一本正经,该享受的一点也不少啊。就是他娘的‘又当又立’,这啊也是他们的生存之道嘛。你啊,还是太天真。这人嘛,说到底也是动物,动物的本性逃不开吃喝和那点事。只要抓住了这点,哪个领导攻克不下来?只是时间长短、方法是否得当的问题。不要着急,慢慢来。丁洪涛那个家伙,我看再下一番功夫,也就差不多了。”

陈丽甄对罗明义的话向来是比较信服的,毕竟她能从一个底层摸爬滚打到今天,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着罗明义教的这套和领导干部打交道的“学问”。

罗明义还没挂断电话,就听到了敲门声。他对着话筒快速说道:“我这边来人了,先这样,按计划准备。”然后提高了声音:“请进!”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综合部部长兼办公室主任宋清仁拿着一摞材料走了进来。宋清仁四十不到,戴着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

作为东投集团原一把手齐永林的贴身秘书,文字功底好,办事稳妥,最重要的是确实带队齐永林忠心耿耿。

齐永林因为一些经济问题受到调查并最终调离后,宋清仁的仕途也受到了牵连,虽然保住了职位,也进了集团党委,但副县级的待遇问题一直没能解决,成了他的一块心病。

“罗总,没打扰您吧?”宋清仁脸上堆着笑,小心翼翼地问道。

“是清仁啊,没事,坐。”罗明义指了指对面的椅子,随手关掉了收音机,“怎么,有事啊?”

宋清仁把手里的材料放在罗明义桌上,说道:“罗总,我来问问,昨天放在您桌上的关于接收、管理棉纺厂的那份征求意见材料,您看过了吗?有什么指示?”

罗明义拿起那份材料,随手翻看着,眉头微微皱起:“哎呀,小宋啊,这个工作,可不是那么好接的烫手山芋啊。”他指着材料上的数据,“棉纺厂,三千多号人,正式工、合同工、退休职工,再加上家属,牵扯多少人?咱们东投集团现在所有公司加起来,也才一千七百多人。用一千多人去接管一个三千多人的大摊子,还是个资不抵债的烂摊子,领导们想得是不是太简单了点?”

他放下材料,看着宋清仁:“而且,最要命的是债务问题。棉纺厂欠银行多少?欠供应商多少?库存啊,又积压了多少。这些债务怎么解决?谁来承担?我们接手,接的可不只是一个厂子,是三千多张要吃饭的嘴,还有一屁股的烂账。清仁啊,你说说,要是下个月发不出工资,工人闹起来,怎么办?谁去解决?”

宋清仁主要是负责行政和文秘工作,对具体的经营业务并不十分在行,他推了推眼镜,有些尴尬地笑道:“哎呀,罗总,您问的这个问题太专业了,我可回答不了。这得您这样的领导从全局考虑。”

罗明义叹了口气,身体往后靠在椅背上,摆出一副推心置腹的姿态:“回答不了?清仁啊,回答不了这些问题,怎么想着当副总、独当一面啊?当领导,就是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考虑这些复杂棘手的问题。”他点了点桌上的文件,“你看现在,市委、市政府想把包袱甩给我们,我们要是迷迷糊糊就接了,到时候出了问题,谁来负责?还不是我们集团自己扛着?”

宋清仁附和道:“是啊,就是因为咱们集团现在没有明确的一把手,贾书记和胡总两个人身份都尴尬,谁也不敢站出来去跟市政府据理力争,把困难说透。所以市里才觉得好说话,把这个难题推过来。”

罗明义把棉纺厂的材料往桌子上一丢,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小宋啊,你看问题能看到这一层,说明还是有长进的。确实,就像你说的,正是因为东投集团目前群龙无首,市委、市政府才会把棉纺厂这么大体量的企业从计委划归过来。企业嘛,现在讲的是自负盈亏,市财政也不可能一直兜底。所以啊,如果这件事前期理不清权责债务关系,我们就贸然接手,到时候东投集团肯定会被拖垮。我敢断定,这个棉纺厂,就是个无底洞,谁接谁倒霉。”

宋清仁平时就挺佩服罗明义看问题的深度,虽然罗明义在集团口碑毁誉参半,但不得不承认,这个人脑子活络,对政策和人性的把握都很准。前任老总齐永林很多大胆的决策,背后都有罗明义出谋划策的影子。

宋清仁又试探着问:“罗总,那您看……我们总不能硬顶着不收吧?毕竟是市里的文件。”

罗明义不以为然地摆摆手:“文件怎么了?文件也说了是‘征求意见’嘛。既然是征求意见,我们就要把困难和真实想法提出来。我已经把我的意见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