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6 章 臧登峰渐入佳境,田嘉明风口浪尖_媳妇邓晓阳我叫李朝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66 章 臧登峰渐入佳境,田嘉明风口浪尖

第(2/3)页

这两位同志啊,在思想觉悟上,距离担当董事长、总经理的重任,还有不小的差距啊!”

他顿了顿,伸出一根手指,问道:“于书记在办公室吗?”

谢福林马上回答:“于书记一早就去滨城县考察了,还没回来。”

臧登峰站起身,伸了个懒腰,双手叉着腰扭动了几下,像是随口问道:“于书记最近往滨城县跑得很勤啊,我印象里,月初刚去过一趟吧?”

市委书记的行踪,在机关里总是敏感话题。书记频繁去哪个县,往往意味着对那里工作的关注,乃至对当地主要领导的看重。

谢福林压低了些声音:“臧市长,大家私下里都在猜测,滨城县的屈安军书记,以前担任过县组织部长,是组工干部出身。现在市委班子缺额不少,像组织部长、政法委书记都空着。说不定下一步,曲书记就能到市里来工作,这种可能性不小。下一步谁当组织部长,对全市的干部工作可是关键中的关键。”

两人正说着,市经贸委主任韩长远敲门探头进来,说道:“老领导,财政、经贸、工商的人都到了,我也和郑红旗副市长联系过了,咱们现在出发去曹河县高粱红酒厂?”

臧登峰如今在工业经贸系统影响力日增,自从齐永林走了之后,经贸工商系统的干部都在积极的给臧登峰汇报工作,隐隐是这批干部的核心。今天去曹河县,一是给兼任曹河县委书记的副市长郑红旗站台,二是以分管市长的身份,调研曹河县的国有企业改革,特别是看看新投产的高粱红酒厂项目进展情况。

一辆桑塔纳轿车开道,臧登峰坐在后面那辆皇冠轿车里,对同车的韩长远和谢福林继续交代:“棉纺厂的事,你们要把思想统一到市委的决策上来,认识要到位。东投集团提出的那些困难,是客观存在,但不能成为不担当的理由。下一步座谈,要让他们拿出切实可行的接管方案,而不是罗列困难清单。”

两辆车沿着曹光一级公路疾驰,九点出发,十点左右就到了曹河县酒厂。酒厂大门焕然一新,挂上了“平安县高粱红酒业有限公司曹河生产基地、东投集团高粱红酒第二基地”两块牌子,门柱还用水泥塑了副对联,外墙刷了明黄色的涂料,显得很有生气。车刚停稳副市长郑红旗,县长梁满仓,酒厂厂长孙向东等一班干部就迎了上来。

臧登峰下车,深吸了口气,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酒糟和粮食发酵的醇香,他笑着说道:“红旗、满仓啊,我到你们曹河酒厂来过不止一次,但闻到这么浓郁的酒糟香味,还是头一回。看来你们是真在走纯粮酿造的路子,这次啊没掺假。”

郑红旗上前一步,握住臧登峰的手:“以前啊加酒精勾兑啊也不叫掺假,是符合国家规范的嘛,现在啊是高于规范啊。臧市长,这都是您和市委关心支持的结果,没有市里的正确决策和大力扶持,曹河酒厂不可能这么快就焕发新生机。”

臧登峰没有急着进车间,而是信步走到厂区通道旁的宣传栏前,驻足观看上面“发展历程”的介绍。县委书记郑红旗主动在一旁讲解:“臧市长,这个酒厂,是市委老书记钟毅同志当年在曹河县当副县长时,力排众议,亲自拍板搞起来的。从立项、建厂到出酒,也就用了两年时间,很有魄力啊!最开始就一个简易车间,几口窖池,您看现在,现代化厂房、自动化灌装线、大型发酵罐,规模起来了!再加上咱们这高粱红酒的独特工艺,是传统老五甑工艺和现代质量控制技术结合,这在咱们东原的酿酒行业里,也算是开创了一个新路子。”

臧登峰满意地点点头:“钟毅书记有眼光!我记得我在市计委工作时,就数曹河县申报的工业项目最多,把市里有限的补贴资金,没少往曹河引。现在看来,投入是值得的,打下了曹河国有企业的基础。”

县长梁满仓跟在旁边,脸上陪着笑。他虽然是一县之长,但郑红旗和臧登峰都是副厅级的市领导,他说话自然更谨慎些:“臧市长,您说得对。钟毅老书记确实为我们曹河打下了好的工业基础。不过这事也得辩证看,早年大家都觉得国企多是好事,确实拉动了就业,拉动了发展。但现在市场经济了,很多老国企机制不活,负担沉重,运营不好的,反而成了县财政的大包袱。我们曹河县现在大大小小的国企接近五十家,真正能盈利、能给财政做贡献的,不到十家,几乎没有不背债的,三角债、连环债特别普遍,处理起来很头疼。尤其是这个曹河酒厂,前些年经营不善,积累的债务有五千多万,要不是银行方面看在市里协调的份上,给了挂息停息的政策,我们县财政都快被拖垮了。所以,改革是必须的,不改没有出路。”

梁满仓说的是大实话,也是当时各地国企普遍面临的困境。市场竞争加剧,管理跟不上,效益下滑,负担沉重。

臧登峰听了,未置可否,只是迈步向酿造车间走去。车间很高大,是新建的框架结构厂房,有四层楼高。

厂长孙向东在一旁介绍:“各位领导,我们曹河生产基地现在主要生产‘高粱红’新酿系列,口感醇和,质量稳定,和平安县老厂的产品标准完全一致,实现了统一配方、统一工艺、统一质检。”

臧登峰问:“和平安老厂的生产安排有什么不同?”

孙向东回答:“有区别。平安老厂主要生产需要窖藏的高端系列,比如三年陈、五年陈。我们曹河这个新厂,产能大,主要生产当年酿制、当年投放市场的新酒,这样可以快速形成销量,回笼资金。”

郑红旗在旁边听着,插话道:“孙厂长,我记得我在平安县当书记时,让你在城关镇搞酒厂试点,你说技术不成熟,就在民房里弄了几个发酵罐摸索。合着你当初是糊弄老子啊?你看现在搬到曹河,厂房设备一到位,这酒不是搞得挺好嘛!”

孙向东有些尴尬地笑笑,搓着手说:“郑书记,您这话说的……我可不敢糊弄您。当初主要是思想确实不够解放,怕搞砸了担责任,技术上也确实有些环节没完全吃透,加上硬件条件,比如场地、资金确实跟不上。现在到了曹河,有您的坚强领导,有县里和臧市长的大力支持,建了标准化厂房,引进了新设备,这条件和环境好了,我的心气也足了,技术发挥的空间自然就大了。”

郑红旗重新打量了一下孙向东。以前在平安县,总觉得这个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