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272 章 赴任部委取消,伟正双规丁刚
第(1/3)页
我犹豫了一下,说道:“李局长,您……您不先私下找丁刚同志谈一谈?毕竟是一个班子的同事。”
李尚武摇了摇头,态度很坚决:“和丁刚这个人,已经没什么好谈的了。现在市委于书记的态度非常明确,决心也很大。如果田嘉明这件事不能彻底查清楚,给上面一个明明白白的交代,后面很多工作都没法开展,会处处被动。这件事必须有个说法。”
郑红旗在一旁插话道:“尚武说得有道理。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影响会是深远的,甚至可能影响到下一步市里一些重要的人事安排。省里对你接任市委政法委书记的事,还是很看好的,别因为这件事受了影响。”
李尚武摆了摆手,语气有些沉重:“红旗啊,能不能当上政法委书记,那是组织考虑的事啊,我现在不想这个。我现在就觉得,是咱们市公安局内部出了这种问题,脸上无光啊,感觉非常丢人啊!”
第二天早上,我是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吵醒的。拿起床头柜上的电话听筒,里面传来一个年轻而恭敬的声音:“是朝阳县长吗?我是市委办的林雪,没打扰您休息吧?”
如今的林雪,已经是市委书记于伟正身边的贴身秘书,地位自然不同以往,说话办事都透着一股谨慎和周到。
我马上坐起身,清了清嗓子说道:“是林雪啊,没有没有,已经起床了。”晓阳也被电话吵醒,趴在我身边,把耳朵贴在听筒旁,认真地听着。
林雪说道:“朝阳县长,早上一上班,于书记就交代了,让您九点钟到他办公室来一趟,书记有重要事情要跟您谈。请您千万不要迟到,书记九点半还要去参加一个会议。”
我问道:“林雪,于书记只通知了我一个人吗?”
林雪回答:“目前是的,只通知了您一个人。”
我试探着又问:“林雪,知不知道大概是什么事?”
林雪压低了点声音:“县长,具体什么事书记没说。但我猜测,可能和您去部委帮忙的事有关系。”
挂断电话之后,晓阳钻回我的怀里,仰头看着我,脸上带着关切。我抚摸着她乌黑的秀发,说道:“看看吧,我就说去部委的事,八成要黄了。”
晓阳问道:“你怎么这么肯定?”
我分析道:“你想想,于书记亲自打电话让我一早过去谈事。这事要么是去,要么是不去。如果只是例行公事地通知我按时去报道,他完全没必要亲自找我谈,让林雪通知一声就行了。他既然这么郑重其事地让我过去,那很可能就是情况有变,去不成了。”
晓阳将头埋在我的怀里,轻声说:“你分析得有道理。只是,如果你去不了,这个机会不就浪费了?不知道会安排谁去。”
我想起昨晚饭局上方建勇的处境,说道:“如果你真的去不了,你看……我能不能跟你张叔建议一下,让方建勇去?他现在这个情况,如果能去部里帮一段时间忙,甚至有机会留下来,对他可是个难得的转机。”
晓阳想了想,说:“试试看吧。不过这事最终还得于书记和张叔他们定。就怕就算去了,也不一定能留下来。”
“以你张叔现在的能力和位置,真想留一个处级干部在部委,根本算不上什么难事。操作上,可以先办借调,然后慢慢找机会把关系调过去,先解决个调研员的身份,过段时间再转成副司长什么的,应该问题不大。”
晓阳是从不下厨做早饭的。我们洗漱完毕,便到家门口街边一个相熟的摊点,喝了一碗热气腾腾的小米粥,吃了几个包子,算是解决了早餐。然后,我算着时间,步行前往不远处的市委大院。
还不到九点钟,市委大院已经开始了新一天的运转。院子里,形形色色的干部们或步履匆匆,或三三两两低声交谈,进出着那栋庄严肃穆的市委办公大楼。
看着眼前的景象,我不禁想起在省委党校学习时,一位老师私下里发的感慨:市委大院这些干部,在很多人看来可能是幸福感最强的。不像县里工作那么具体、繁琐,压力直接来自老百姓的吃喝拉撒;也不像省里,制定的政策往往关系到全省发展的大局。
市里面的工作,某种程度上更倾向于“二传手”,是上传下达、居中协调的关键一环。很多时候,工作就是接到省里的任务,催一催下面县区;等下面县区把材料报上来后,办公室的笔杆子们汇总汇总,加上一些市里的情况和意见,形成一份报告,再汇报到省里。
当然,这种看法可能有些片面,但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市级机关工作的某些特点。那位老师甚至提出过一个颇为“前卫”的观点:要大胆试点“省直管县”,特别是对县级的财政进行直管,减少市级这个环节,提高效率。
但这种想法在当时看来太过超前,赞同者寥寥。改革,说到底就是要改变固有的权力模式和利益分配格局。如果市一级管不到县里的财政,反倒让省里直接管了,那市级政府的职能和地位岂不是显得有些“多余”?这种争论,也只是私下里的探讨而已。
我提前几分钟到达市委大楼,林雪已经在楼梯口的小招待室等着我了。看到我,他立刻迎上来,低声说:“朝阳县长,书记这会儿刚好有空,请您现在就去他办公室。”
我点点头,跟着林雪走向于伟正书记的办公室。推开厚重的木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对面墙上挂着的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实事求是”。
大字下方,左右各立着一面旗帜,一面是鲜艳的党旗,一面是五星红旗。于伟正书记那张宽大的、漆成朱红色的办公桌擦得一尘不染,上面整齐地摆放着文件、书籍和笔筒。于书记正戴着老花镜,手里转动着一支钢笔,对着话筒打电话。看到我进来,他招招手,示意我在对面的沙发上坐下。
只听于书记对着话筒笑着说道:“……哎呀,你的心意我明白,我知道啊!……但你也不要再想着挖娘家的墙角了嘛!……现在东洪县的工作正在节骨眼上,李朝阳是绝对不能动的!你除非把他调过去,直接担任司长…你呀,要是缺人手,随便换我们东原市哪个同志,只要你看得上,我马上放人!厅级干部也好,处级干部也好,科级干部也好,我都没二话!但就是朝阳同志,现在绝对不可以!……好了,这事就说定了。朝阳同志,我是不会放的。……好好好,下次有机会,我当面去向您负荆请罪!……”
于伟正挂断电话之后,脸上带着笑意,转头看向我,开门见山地说道:“朝阳同志啊,情况有变化。我考虑再三,决定还是把你那个去部委跟班学习的名额取消掉吧。”
虽然心里早有预料,但听到于书记亲口说出来,我还是感到一丝失落,但脸上立刻露出坚决服从的表情:“书记,看您说的!我完全服从组织安排!我还是想留在咱们东原,跟着您多学习,为东原的老百姓多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
于伟正满意地点点头:“嗯,朝阳同志,你这个态度和认识非常端正,这就对了嘛!你还年轻,以后的机会多的是。再说,去那边也只是短期借调,我刚才在电话里也批评了老张,当了部领导,怎么就开始不讲规矩了?下面市县的工作就不用干了?除非他部里下正式调令,直接把你调过去当副司长,否则,我这个市委书记就不能放你走!我得对东原的发展负责啊!”
我连忙表态:“伟正书记,我可没有那么大的野心和能力。我呀,就想在咱们东原,在您的领导下,踏踏实实把工作干好。”
于伟正收敛了笑容,语气变得严肃起来:“朝阳啊,我之所以下定决心把你留下来,主要是基于两点考虑。第一,是出于对东洪县,乃至东原市未来发展的高度负责。下一步,省制药厂已经正式确定要落户在你们东洪县工业园区了。这是经过省里批准、市里全力争取来的重大项目,对一个县的发展具有历史性的意义!这件事,交给别人去牵头落实,我不放心!必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