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119章 耿火根
第(2/3)页
嗓子冒烟,便派了代表与上游的关东省商量,希望他们不要将干渠一路拦截,让水流到干渠下游,救他们一命。
可是关东省的人却咬死不肯。毕竟,三里河水库流出来的水,刚好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如果他们不拦河塞坝,他们就只能等着一起旱死。
多次协商未果,陈州市便萌发了抢水的念头。
可是谁都知道,上游的关东省人也不是吃素的,双方动起手来,后果不堪设想。
当时的陈州地委谁都不敢出面来担这个担子。最后,还是一个叫耿火根的人站了出来。
其时的耿火根在陈州地委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的公开身份只是地委的一个小秘书。
领导找了耿火根谈话,要求他第一必须将水弄回来。第二,不能有任何伤亡事故发生。
领了命的耿火根当即组织了三百人的取水队,扛了一面红旗,沿着干渠一路往上。
干渠是三里河水库为泄洪和灌溉特意修建的长达八百里的渠道,整条渠道贯穿了关东省和中部省的陈州市。
干渠并不宽,底部不过一米多,渠道最宽处不过三米。这条从三里河水库出发,沿途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人工渠道,到了今天来看,不失为人造奇迹之一。
耿火根身先士卒,头上缠着一根红布条,亲自走在队伍前头。
关东省的人听说陈州来人要抢水,他们也早早做了准备。
双方最终在两省交界处不期而遇。
出现在耿火根眼前的是一堵高大的土墙。土墙由编织袋装填泥土堆成。最高处有五米多高,将一条干渠牢牢截断,滴水也过不了陈州地界。
关东省一百多人严阵以待守在土墙边,扬言谁敢扒坝,就与谁拼命。
耿火根挺胸而出,要求与关东省的负责人谈话。
但是对方对他的要求置若罔闻,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
耿火根静观态势,知道何谈的可能性根本不存在。于是便与自己的人商议,以三比一的形式鼓励陈州这边的人们说道:“我们争取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我们就一个目的,打通拦河坝,让水进入陈州。”
一番商议之下,陈州这边的人在耿火根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