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七十章炙热
第(1/3)页
出现在我眼前的竟然是一副眼镜,既不像可摄像式无人机,也不像红外摄像仪。我一脸疑惑地看了眼牛工,牛工与我相视一眼,突然笑了一下,说“哈哈,看不懂了吧。这个呢,其实就是红外摄像仪,只不过为了方便携带和使用,我买的这款是微型的。你参照说明书用用就知道了。”
我将信将疑地拿出了黑色塑料箱里的使用说明书,说明书的第一页就赫然写着“穿戴式微型红外摄像仪”。我还以为红外摄像仪会是像摄像机一样的大家伙,没想到一层又一层的箱子里包裹的竟是眼镜大小的玩意儿,这种设计着实令我惊叹。
参照说明书,我逐步了解了红外摄像仪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我试着戴上了这副眼镜,刚戴上的时候眼前的世界和没戴的时候没有任何区别。当我按下镜框右侧的一个小按钮后,眼前的景象瞬间变了个样,除了牛工以外,周围一片灰白。而牛工的身上,根据热量的不同,呈现出了橙色、红色、紫色多个区域。根据说明书的描述,这款红外摄像仪甚至可以穿透厚度约为10厘米的水泥墙面,还算挺高端的。再次按下镜框右侧的按钮后,视野一下子就恢复了正常。接着我摘下了眼镜,拆下了镜框左侧末端的一小截,里面是一个迷你USB接口,与黑色塑料箱里面的USB充电器是配套使用的。
当我连接好充电器,并将适配器插到市电插座上后,镜框左侧的贴片LED开始闪烁绿色的光芒,光线很微弱,其作用只是示意正在充电而已。如果冲满后,LED将切换成红色,并且持续点亮。由于整套系统的功耗低,一次充满后,可持续工作约1个月的时间。不仅如此,黑色塑料箱里还配有专门的移动电源,上面清楚的标明,电量是10安培的,足够反复充电5次。
在试用了红外摄像仪之后,我就去拆了最后一个箱子。最后这个箱子拆开后,可以看到里面装有很多个盒子。我把这些盒子一个一个拿出来放在了工作台上,其中有一个大盒子还挺沉的,也难怪牛工会累得流汗。
将这些盒子一个个打开后,分别看到了一台无人机、摄像机、摄像机挂载支架、遥控器、充电器、数据线。牛工看到这个终于坐不住了,站起身来就拿着这大胖子无人机看了又看,那个眼神就像是发现了宝藏一样。于是我和牛工两个人对可摄像式无人机进行组装,根据自带的用户使用手册,可以很清晰明了地看到可摄像式无人机的组装方式。一阵捣鼓后,我们就将可摄像式无人机组装完成了。牛工从抽屉里拿出了两个5号电池和一个SD存储卡,对我说“你把这俩电池装到遥控器里,我把SD卡放摄像机里。”
我接过牛工手中的电池,很快就放到了遥控器里。这个遥控器非常像我之前见过的PS24的手柄,无论是谁,一看这种遥控器的按钮和界面就肯定知道操作方式,界面设计得非常友好。
牛工塞好SD卡后,打开了无人机和摄像机的开关,便对我说“好了,你现在可以试着控制了。”
“嗯,我第一次玩这个,还是站远点吧。”
我向后退了几步,牛工也跟着我退了几步,以防不测。通过遥控器,我选择模式为定高飞行模式,并且使用遥控器上的滚轮,将定高选择为2米。无人机底部的红外测距模块可以自动识别与实验室地面位置的距离,并且精准避开摄像机本体。因为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海拔高度,所以2米的高度不会超过实验室的天花板,是一个安全的飞行高度。设置完定高飞行高度后,我就按下了起飞按钮。只见螺旋桨迅速旋转,发出了轻微的响声。无人机提起摄像机缓慢上升,到达预设的2米高度后,螺旋桨依然在匀速旋转,但是此时的无人机已经不会继续上升了,而是定在空中一动不动。接着,我试着用方向盘来控制无人机的各个方向飞行,均能正确飞行。稍微熟悉了操作后,我将飞行模式从定高模式转换成了自由模式,这样一来,我不仅能够控制飞行的方向,还能控制飞行的高度。
就在我玩的不亦乐乎的时候,牛工对我说“我们所需要的主要功能是地形图绘制功能,所以我们不能在实验室里进行测试,得把这玩意儿带到室外去。”
牛工说的很有道理,我回道“嗯,好,那现在就去公司大门口吧。”
我按下了遥控器上的停止飞行按钮,无人机便在空气企稳,然后缓缓下降。下降的速度比上升的时候慢多了,目的应该是为了保护底下的摄像机。在确认4个螺旋桨都停止转动后,牛工抱起了整个可摄像式无人机,对我说“走吧。”
我点了下头,拿着遥控器就出门了。因为牛工没有多余的手去开门,所以一路上的门禁和电梯按钮都由我来操作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