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九章 风头
第(2/3)页
是谁不言而喻。
景瑞渐渐拧了眉头。
除去气候和马匹的缘故,从凉州到上京少说也要半个多月。
而凉州铁骑大败乌桓军队正是半个月前。
所以裴循之刚立了功便迫不及待写信给阿鸾了?
昨日明华殿散宴后,谢鸾就收到了从凉州来的信,确实是第一个知道的。
令她惊讶的是,这次回京送信的竟是个熟面孔。
半年前谢鸾还是敬国公府的嫡女,被一个名叫赵十三的少年拦了马车,后来景岱插手赵家灭口监生一案,他兄长的冤案得以昭雪,她便没再管这位姓赵的少年。
没想到这赵十三当真去征兵处报了名,半年时间便从普通士兵升到了百户,再积累几次战功便能升校尉。
赵十三年纪轻轻,在军中待的时间也不长,能坐到这个位置,将来定然前途无量。
谢鸾已经收到了凉州的消息,景岱遂不再多言,问起昨日景瑞在明华殿外拦她的事。
谢鸾满不在乎,“当初父皇另派官员去东南之地还是我提议的,解决东南之患的功劳被韩彧分去一半,四皇兄该恨透我了。”
景岱侧目笑道:“照你这般说,韩彧还是我一力举荐,倒忘了四弟和韩彧曾有过节。”
谢鸾摇头,“三哥知人善任罢了,韩彧为人正直,一心为民,正是最合适的人选。”
说到这,她声音一顿,“此去燕地,原以为四皇兄会耐不住性子,没想到他非但没有任何动作,此番回京还是有备而来。”
“昨儿父皇寿辰,四皇兄可是出尽了风头。”
自谢鸾回宫后,景岱不是在被罚的路上,便是在被贬的路上。
昨儿他献上一张万寿图,真真是送到了帝王的心坎上。
景岱道:“东南之地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
且不管景瑞暗地里在图谋什么,待他回到京中,他就会发现在他不在的这两个多月,朝中的景象早已天翻地覆。
就像今日朝议,根本没有他插话的余地。
这次回燕地,要再回京城,就得等到年节了。
嘉门关。
傍完清扫完战场,裴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