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0章瓯州_重回黄金时代姜小白赵心怡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990章瓯州

第(1/3)页

到了钱塘市以后,姜小白等人也没有多停留。

        就马不停蹄的又坐上了前往瓯州的火车。

        后世提起瓯州,人们的第一印象可能是那句:“江南皮革厂倒闭了。”

        然后第二印象可能是炒房团了。

        当然了,这个时候瓯州人们还在做皮鞋。

        在我国的改革史上,瓯州是一个很容易让人产生“误读“的地方。

        这里是我国私营企业最早萌芽的地方。

        在一些人士的眼中,它是“资本主义的温床”,是一颗必须被割除的毒瘤。

        而在另些人的心目中,它却好像是市场经济的“麦加”,是民间力量突破旧体制的急先锋。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每当政策走向出现变动的时候,往往在这里可以嗅出最初的迹象。

        就如同1982年的八大天王事件,八大天王事件以后,迎来了第一波的经济整肃。

        在改革开放前因为交通不便和资源的匮乏非常的贫穷,平均一个人不到半亩地。

        改革放开以后,深藏于瓯州人内心的强烈创业欲望给释放出来了。

        在瓯州,一旦发现了一种成功模式,几乎所有人都会将这种成功复制,然后做大做强。

        他们从很小的时候就背井离乡,外出闯荡,他们是我国最早具备了市场意识的那群人,也是第一批在商业活动中赚到钱的人。

        在瓯州,出现了我国最早的贸易商人、第一批专业市场、第一个民间银行、最初的股份制企业。

        在很多年里,他们像一条条搏命的鲶鱼,出现在每一个有盈利机会的领域里,他们贩运小商品、炒卖各地房产。

        去晋省承包小煤矿、在秦省打地下油田、到柱洲倒卖棉花。

        他们是最早的商业活动实践家、观念传播人、新产品推广者,也是最早的走私商、偷渡客、伪劣产品制造者,他们总是游走在法律的边缘,

        总是能够奋不顾身地在第一时间捕捉住刚刚萌生出来的商业机遇。

        从钱塘市上火车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记住手机版网址:m.lw00.cc
加入书签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